從A到A+~~~沙鹿國中AI教育推廣

 


「健康樂學,希望校園」一直是沙鹿國中全體親師生的共同目標。我們積極推動閱讀、美感、國際、科技、環境和食農教育,面對全球快速發展的AI浪潮。為配合教育部提出的人工智慧及新興科技教育策略,並響應台中市智慧城市願景,我們更加深知AI技術在未來來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我們積極將AI融入教學中,致力於實現「AI教育化、教育AI化」,引領學生進入數位學習的新時代。

在此過程中,我們感謝合盈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許玄岳董事長,他作為企業家,理解AI是全球發展中不可忽視的趨勢。董事長提供資金和資源,幫助學校規劃AI課程、舉辦教師研習,並建立AI學校網絡社群,推動工教育穩步發展。有了強大的支持力量,讓我們更有信心向AI時代前進。

沙鹿國中的AI教育團隊與沙鹿自造教育與科技中心,根據「生活科技」、「資訊科技」「新興科技」等面向,為學生提供個性化、適性化學習路徑,並取得顯著成果。

1.課程設計:A[課程融入資訊科技課、彈性課程及社團活動,開設「人工智慧營」,培訓種子學生。課程涵蓋AI基礎概念、智慧防災、AI視覺辨識、深度神經網絡(DNN)、生成式AI等,讓學生從理論到實作,全面了解AI應用。

2.師資團隊:成立AI教育執行小相,由王春昇老師、陳志峰老師、陳信州老師等組成,並鼓勵教助參與合盈光電舉辦的研習,提升AI專業知識。中興大學的范耀中副教授擔任顧問,提供學術指導,讓工教育更具專業性。

3.教學設備:學校已添購無人機、0truck智慧車、HuskyLens智慧辨識器、麥昆PLUS智能車等先進設備,為學生提供更多實作機會,讓他們能夠將AI理論應用於實際操作中。

4.跨領域整合:我們將AI教育與防災教育結合,讓學生學習如何利用以進行災害預防和應變,提升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此外,我們提供程式設計課程,使用ScratchMicro-bit等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程式設計的基礎概念,並結合機電整合與程式控制,將AI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結合,符合十二年新課綱的素養導向,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面臨以下挑戰:

1,技術更新迅速·AI技術不斷進步,我們需要持續關注技術發展,及時更新課程内容,確保學生學到最新知識。

2.經費支持不足:AI教學需要購置先進設備、舉辦研習活動及發展課程,這些都需要更多經費。我們將積極爭取更多資源,確保AI教育的持續發展。

3.跨領域合作需求:AI應用範圍廣泛,需要與不同領域的專家合作,開發更豐富的課程內容。

為應對這些挑戰,未來我們將持續朝以下方向努力:

1.更新AI課程内容:引進最新的AI技術,並與大學、研究機構合作,邀請專家學者來校演講,讓學生接觸最新的知識。

2.爭取更多經費支持:通過政府計劃、企業贊助及家長支持,積極爭取資金,確保設備更新。

3.加強跨領域合作:與大學、企業合作,將AI教育與產業需求接軌,培養符合業界需求的AI人才。

4.舉辦更多AI活動:包括教師研習、學生AI競賽和工作坊,提升學生對AI學習的興趣。

AI及數位素養是當今學生必備的關鍵能力。沙鹿國中將持續投入資源,以務實的態度面對挑戰,提升教的專業知識,讓每位學生掌握AI技能,滿足未來產業需求,成為具有競爭力的未來人才。

(感謝資訊組王春昇組長及科技中心李偉廷主任提供課程設計與規劃内容。)

親師生共同營造尊重他人 愛護自己的友善校園

 


隨著類似性侵害事件不斷發生,不論是否發生於校園內,對當事人都造成莫大的身體與心靈上的傷害,這也在提醒我們教育人員應更加重視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及法令宣導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的目的在教導孩子尊重並了解自己與他人、平等看待性別差異,並保護自己免受性別不平等對待,進而遠離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的威脅。

學校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推動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教材依法編寫、審定及選用,以符合性別平等教育法第十八條規定,教材内容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元之性別觀點。

社會氛圍與大環境不同以往,學校教育現場第一線的老師們必須與時俱進,教育人員也必須跟進法規的修改速度,因此學校辦理相關法律常識正向管教的研習、透過正式與非正式會議群組發布政府最新的法律規定,本學期更責成教訓輔三合一到各領域會議研習場域讓老師們了解認識霸凌與性平教育的相關法律規定與行政程序。

與此同時,透過各種法令宣導、演講等活動,讓學生了解,法律針對違反性平法、性平教育法的行為規範;透過案件調查過程也讓學生體會到法律的嚴謹而不容許絲毫輕忽與浪漫!藉此讓學生體會法律的重要性,從小奠定知法、守法的態度與習慣。

透過多元的靜動態社團活動安排、彈性課程的設計、才藝競賽、拔河比賽、籃球比賽、排球比賽及大隊接力比賽,以及各領域課程融入性平教育議題等設計,還有各班級導師班級經營的智慧,巧妙不著痕跡的讓性平教育落實在生活中,也讓學生從中學會尊重與了解自己和他人。

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是父母,家庭教育是根基。所以我們也試著將「性平教育」帶入親職教育中,目的在於希望透過家庭教育來協助學校教育順利進行。因此,從開辦至今已屆二十七期的「父母成長班」『經常邀請教育專家來分享經驗並與家長們對話,常能讓參與成長班的父母們得到最直接的法寶。學校很開心的是:父母來成長班獲得實用的知識之後,常常能給學校的正向回饋。因為傳統教育及成長經驗比較缺乏性平教育,學校也在父母成長班提供教學經驗與正確認知,讓孩子在家中和學校都有健康的成長環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需要一點一滴的累積,一代一代的傳承。我們期望透過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的課程與教學機會,教育學生瞭解並尊重不同的性別特質、不同的性別認同與性傾向,清楚地讓學生認知其個體差異並不會影響個人能力及與他人之互動關係,期能營造自尊自重、自愛、無歧視的友善教育環境。

邁向更新的希望校園

 


所謂的學生圖像,就是學校希望藉由課程引導,讓學生畢業後能具備的能力樣貌。本校的學生圖像「IDEAL」。「IDEAL」的樣子,是能創新(Innovation),做事勤奮(Diligency),著重效能(Efficiency),懂得感恩(Appreciation)也充滿(Love)的樣子。要型塑這樣的圖像,務必兼顧學校軟硬體設施設備及許多縝密的教育規劃,以及全體親師合作才能達成!



建校已超過一甲子的沙鹿國中,許多硬體設備多少會呈現老舊的狀態,為了更好的學習環境,家長會、校友會及民意代表傾全力協助學校逐項更新校園內各項設施。

這幾年來,我們完成各大樓的耐震補強,校園邊坡擋土牆補強,台中市沙鹿自造教育與科技中心揭牌使用,科技中心成為沙鹿國中一大特色之外,更完成三年級各班教室的冷氣設置,讓三年級師生能在舒服的環境下安心學習。

各班教室課桌椅也更新了。與此同時,我們也完成「班班智慧教室」的目標,老師們可以得心應手的在智慧教室裡盡情結合科技融入教學。此外,我們陸續增設的生活科技教室總共三間,不同的科技教室有不同的設備,提供不同教學內容給各年級學生充分運用。

田徑隊的優異表現讓本校的體育班成為全國矚目的對象,我們因此得以設置讓人羨慕的重量訓練室。內部除了有重訓設備更有幫選手防護復健的機器,可以讓選手強力的運動訓練後經過復健得以鬆緩肌肉,讓選手保持最佳狀態,以便上競賽場上拚搏。學校也充實並改善表演藝術教室,讓師生得以在適當的空間盡情發揮表演才藝。同時在政府班班有冷氣的政策下,陸續完成電力改善及冷氣裝設工程。

為減輕徒增電費支出的壓力,在行政大樓及風雨操場屋頂加裝了太陽能光電,這成為綠色能源教育最好的教材。

學校位居山坡地,多年來排水一直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近幾年因排水管線老舊堵塞,瞬間強降雨時大量雨水會流到一二年級一樓教室,久久無法排出,雨後孳生蚊蠅,教學環境相當惡劣。幸賴各界幫忙,終於完成排水工程,解決多年來的問題!

另外,結合SDGs的理念,我們讓更新後的資源回收場敞亮通風,分類明確,清洗容易,沙中的回收場不再是一個讓人敬謝不敏的地方!

活動中心自民國七十年建立至今,已經四十年了,屋頂漏水嚴重。因為沒有冷氣,每到畢業典禮或者辦理大型活動要動用相當高的經費租用冷氣,所幸家長會幫忙才能讓每次活動順利進行,後來在教育局和民意代表的奔走之下,活動中心已經於今年六月安裝冷氣。活動中心內部設備也老舊不堪,舞台布幕、窗簾、電燈、椅子等,目前均已陸續更新。

為發展籃球、羽球等體育活動,原本的磨石子地板較容易造成運動傷害,所以解決屋頂防水隔熱工程後,由中央與教育局共同給予經費補助更新為木質地板,而期盼已久的冷氣也在教育局經費補助下完成設置。一一三年年初,活動中心將以嶄新風貌呈現,讓親師生有耳目一新的感受,更能開心實際體驗硬體升級後的體育活動。活動中心的確還有許多需要優化改善的地方,我們也會陸續規劃逐一更新!

環顧超過六十年的校園,營造安全舒適又符合時代潮流的教學環境,我們責無旁貸!我們將在有限的經費下,繼續更新改善,為更美好更安全更有特色的沙鹿國中校園環境而努力。

因為愛與榜樣──沙中是希望的校園

 


近年來,沙鹿國中一直以「健康樂學,希望校園」作為辦學目標。

以此為前提,我們請各領域優良而且專業的教師團隊合作,一起發展以學校為本位的防災教材;近幾年有感於閱讀的重要性,積極推動閱讀教育,不只發行了校訊《飛揚沙中》,也以「沙中閱世界」有計畫的發展校本閱讀課程;我們以「美力新境界」為綱領來發展美感、科技及環境教育,也戮力推動食農教育,因此獲得「臺美生態連盟學校」銅質獎、健康促進學校金質獎。

不只如此,我們也以跨領域的課程設計整合出「智慧農耕系統」,推動學校教師實踐自主活化教學,成為前導學校之「中堅學校」。

承繼過去,展望未來,我們將以以下的幾點原則來設定進步的方向:

()以分散式領導為核心,提升使命感與成就感。

我們尊重專業,強調賦權增能,實施「分散式領導」,創造理想的溝通情境,讓成員在專業領域與職掌內發揮領導者的角色,達成群體共識。此外,我們注重行銷校務績效,善用網路資源平台主動宣傳,提高學校知名度及學生榮譽感。

()回歸教學本質,提升教師專業發展與創新。

我們由下而上盤點校內干擾教師專業教學及班級經營的因素,推動減量簡化各類活動。也依據108新課綱來規劃教學活動,落實素養導向教學。

在教師專業能力方面,鼓勵教師培養第二專長,推動同儕自主學習團體。爭取經費挹注,成立防災教育社群、閱讀推動社群、科技教育社群,建構教師的專業發展支持系統。讓課程融入多元文化、地方特色及產業,發展校本課程,強化對社區的認同與關懷。

我們也充實沙鹿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的設備,讓科技教育向下扎根,提升服務區中小學師生科技教育知能。此外,與深波圖書館合作推動閱讀教育,以平板電腦載具導入數位學習,營造 E-learning 的學習校園與氛圍,希望可以培食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推展國際教育方面,我們加強國際交流,引進國際志工,尋求社區資源,聘用外師來加強語言   與文化學習。善用網路學習平台(iEARN Taiwan),結合新課綱精神推動PBL專案式學習,學習跨文化理解,提升親師生全球視野。

() 落實生活教育,實踐品格教育與多元展能。

沙中注視品德核心價值,落實生活指導,透過機會教育和校外教學有效推動品格教育、法治教育、人權教育與安全教育。在校園安全上,我們落實午餐暨食品的安全管理,善用志工、退休及社區人力資源,共同維護校園安全,並協助學校辦理各項活動。

另外,我們也持續堆動多元社團及特色團隊,與高中、大學端合作,客製化發展特色體育及美術重點項目,研訂各項鍛鍊計畫,辦理體能訓練活動,發展學生多元智慧,提供展現能力的機會。

()活化教學環境,充實教育設備。

加強校園綠美化工作,鼓勵家長及社區共同參與,發揮環境教育的功能。校舍、器材定期檢修,建置學校與社區的危險地圖,防範意外傷害。此外,主動發掘學校發展需求,爭取各方經費,增建或改建硬體設施並充實設備,靈活規畫與使用專科教室,以符合課程與教學需求。

 最近,我們還爭取到經費在活動中心安裝了冷氣設備,教學及活動的品質可以大大提昇。

() 以學生為本位,兼顧拔尖與扶弱,照顧好每一個孩子。

我們每學期辦理親師座談會,辦理親職教育講座,聘請各界學者專家蒞校講演。不只建立和家長的溝通管道,還能讓家長有正確觀念與態度陪伴孩子成長。在營造友善環境方面,我們會採取跨處室合作的方式,來落實認輔制度,落實高關懷學生輔導,並與家長緊密聯繫,優化融合式特教服務,照顧好每一個孩子。

() 以家長社區為夥伴,永續資源分配與策略聯盟。

開放學校場地、設備,活化學習空間,整合資源建立社區學習文化,推展學校社區化,成為社區學習與活動中心。凝聚家長會及校友會向心力,成為最佳教育夥伴,共同發展正向媒體關係,拓展學校 及社區整體公關行銷,提高能見度。強化父母成長班功能,鼓勵非學區家長參加成長班,提升親職教育知能。

 我們以「愛與榜樣」為核心的教育理念,「適性多元、與世界同步」為願景,來培養沙中學生健康的體魄、開放的心胸、熱情的求知慾,進而與世界接軌,成為具備國際視野與氣度的國際公民。全校教職員工將繼續秉持:一個目標(創造教育的無限可能),二個堅持(作孩子生命中的貴人,為師生打造亮麗的舞臺),三項作為(溫馨關懷、適性多元、精緻教學),四種態度(以身作則、真誠負責、耐心溝通、勇於創新),五項修練(充實精進、樂觀積極、宏觀視野、接納包容、自我實現),讓沙鹿國中成為充滿希望(H-health  O-open  P-passion  E-excellent)的校園。


穩健踏實61 --- SDGs的傳遞讓沙鹿國中跟上世界腳步


      由於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經濟成長、社會平權、貧富差距等難題,2015年,聯合國宣布了「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包含消除貧窮、減緩氣候變遷、促進性別平權等17 SDGs 目標,其中又涵蓋了169項細項目標、230項指標,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當時,有193個國家同意在2030年前,努力達成 SDGs 17項目標。

臺灣也正面臨人口結構老年比上升、氣候變遷影響民生及安全、智慧產業與綠色能源興起導致產業變化、青年就業率等問題。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依循「2050世界願景」提出臺灣六大轉型領域,包含「強化人力資源能力」、「循環經濟」、「能源轉型加速去碳化」、「永續石農系統與生態保育」和「智慧城鄉」與「永續導向的數位化革命」,希望國家的進步發展能與國際趨勢接軌。

教育部在《永續發展目標(SDGs)教育手冊臺灣指南》中也這樣揭示:「…未來我們將銜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十年推動的永續發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簡稱SED),透過學校教育加強推動永續發展教育,不僅對環境議題重視,更要讓人們能做出明智決定,實現環境的完整性、經濟的可行性及社會的公正與健全…」 。為此沙鹿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以「智能防災、環境永續」為課程發展主軸,結合本校近十年的防災教育成果,將科技教育與防災教育結合,配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進行課程發展,開發出具有本校及地方特色的科技教育課程。在課程發展、強化師資專業與培訓以及學生體驗活動推廣上,沙鹿科技中心就教學現場狀況,選擇幾項重要指標,配合課程設計,強化學生對於永續發展的認知並能落實於改善生活的技能行動力,希冀培育順應世界潮流的現代公民。幾項重要指標及規劃如下:

一、SDG 4 優質教育:提供學生優質的科技領域課程,並透過與社區及服務區學校合作,提供不同年齡層的民眾體驗科技的機會,以強化終身學習的態度。

二、SDG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配合8年級生活科技的能源與動力課程,使學生了解目前能源的使用狀況,結合科技與社會的課程主題,帶領學生除了實作課程之外,亦練習更深層的思考。

三、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藉由與校內及服務區的學校夥伴建立合作關係,共同建構完整的科技領域服務網絡,特別是配合各校的特色協助進行師資專業能力的培訓與提升課程。

四、SDG 10 減少不平等:提供服務區內學生施行推廣活動,降低因資源分配不均而造成的不平等,提供所有學生同等的受教權。

沙鹿國中以穩健踏實的腳步走過一甲子,建構「健康樂學,希望校園」在各行各業各個專業領域上飛揚開展,傲視群倫,傑出校友比比皆是。今年正式邁向61週年,「1」是開創開始的意思,象徵著另一階段的啟航。我們也期待在校生秉持「人生有夢,築夢踏實」的精神,在這個歡慶的日子能夠帶著「夢想啟航」,而沙鹿科技中心也在此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跟上世界脈動,實現沙鹿國中永續發展的願望!


成就每一個孩子~沙中學子,五力好young

 


沙鹿國中民國五十年創校,至今六十年,校地總面積有三萬兩千多平方公尺。本校位處沙鹿區舊商業中心,交通相當便捷,鄰近沙鹿車站深波圖書館玉皇殿三山國王廟光田醫院。同時靜宜大學弘光科技大學也相去不遠,社區資源多元且豐富。

本校以「健康樂學,希望校園」為學校願景,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開放的心胸、求知的熱情,鼓勵同學追求卓越的表現來成就自己,進而與世界接軌,成為具國際觀與宏大視野的地球公民,達成「多元適性與世界同步」的教育目標。

在「讀力時代」課程,老師們以報章雜誌做為媒體識讀課程的教材,用討論時事的方式來引發學生的樂趣。每週帶領學生進行活動,讓學生從課程中學習識別正確訊息的技巧,也藉由大量閱讀,精進閱讀及寫作的能力。

「國際公民」課程使用的教材是學生最感興趣的繪本,可以大大的提升學習英文的趣味性。此外,繪本製作的過程中,小組會透過討論來創作故事、製作繪本,也在無形中增加孩子溝通協調和互助合作的能力。

數學領域老師們所設計的「邏輯與空間」是數理課程的延伸,因為與生活經驗結合,而且有許多實作課程,學生玩得不亦樂乎。

生物老師則利用生物課帶著同學普查校園生態,一年四季,白天黑夜,各有不同風貌。本校有南洋杉和林立的小葉欖仁,櫻花樹到了春天還會恣意的開放。資深職工帶領同學們開墾灌溉了「開心農場」,可以認識各種常見的蔬果。生態池裡有睡蓮、台灣萍蓬草及悠遊池中的蓋斑鬥魚,小葉欖仁樹上有專為領角鴞製作的巢箱,春天的夜晚還有-邊啼叫一邊陪伴夜讀同學的黑冠麻鷺,這些都是「微觀與實做」的實踐,是生物課的延伸課程,結合綜合領域,引導學生將課本知識融入生活中。所以,只要願意放慢腳步,靜心感受,沙鹿國中校園就是一座開放的生物教室,多采多姿,生氣盎然。

透過「世界新視窗」課程,引導學生閱讀新聞英文(ICRT),將課堂知識結合時事,提昇眼界,關心國際大事,培養世界公民素養。並與「行動公民7」課程結合,知行合一,讓學生可以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第一個學期著重解決校內問題,第二個學期著重解決社區、國際、環保等議題,讓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融入課程當中,達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運算思維」課程是數理課程的延伸。因為與生活經驗互相結合,學生在課程中會發現:原來我們的生活處處與數學相關,生活就是數學,數學就是生活。數學原來可以很有趣。

「科學名人堂亅課程讓學生在實驗遊戲裡探索科學。這課程結合社會領域之後更加精彩,學生會發現科學的進步其實大大的影響了歷史文化的發展,對於科學進步的脈絡及歷史背景的結合有非常深刻的幫助。

在各領域老師發揮專業知識與教育熱忱下,本校師生已經共同勾勒岀具備品格力、學習力、合作力、好體力與審美力之「沙中學子,五力好young」的學生圖像。


溝通一點靈,你聽對了嗎?



曾經聽過一場演講,演說內容在探討現代人的溝通問題。演講者提到現代人因為電話、手機、電腦和網路等等通訊科技的便利,取代過去人跟人之間直接面對面的互動。看似節省了許多時間,但也衍生因為詞不達意,導致誤會和衝突的問題!過去「見面三分情」的互動基本被取代了,也被硬生生地忽略了!因此,怎樣才能兼顧「時效」及「達意」的溝通效果呢?演講者引用《菩提道次第廣論》書中一段文字:

「若器倒覆,及縱向上然不淨潔,並雖淨潔若底穿漏。天雖於彼降以雨澤,然不入內。及雖入內或為不淨之所染污不能承辦餘須用事。或雖不為不淨染污,然不住內,當瀉漏之。」意思是若是將器皿倒覆向下;或者口雖朝上,內部卻已遭染污;或是內部雖然潔淨,但底部有漏,這三種情況,都無法充分利用這只器皿。若天下雨,倒置的器皿無法盛水,不潔淨的器皿染污了水,有漏的器皿使水流失。

簡單歸納以上三種情況:覆器、污器、漏器。

一、覆器:我們的耳朵沒有打開,別人對我們說的話就不會聽進去,別人要關心我們的話語就也沒辦法傳達給我們。這樣經常錯過許多可以溝通的機會!

二、污器:是指我們聽話的時候聽錯了,或者扭曲了。因為當時的一些情境或心情而誤解別人,造成一些誤會,進而無法止確接收別人的訊息。

三、漏器:沒有聽到或是漏掉。有時候別人在跟我們講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我們沒把它放在心上或忘掉了,久而久之對方就會覺得我們是沒法託付的人,也就變成無法信任我們了。

最後講者還提到,當我們開口前應該先把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搞清楚以後再開口,才不會因為自己的情緒而讓事情變得更糟糕。有時退一步為對方想一想,再做決定,可能事情的發展就會不一樣。在跟人相處時我們能以微笑代替憤怒,以溫暖代替冷漠的話,我們與人相處就會更和諧,自己也會比較快樂。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運用在學習上。學習的第-步,先從上課聽老師講課開始。如果我們是一個「覆器」,心不在焉的學習,就跟戲曲中的「走過場」一樣,學了等於沒學;如果我們是個「污器」,學習時起心動念,心思他物,對正在學習的事物有成見與誤解,也無法學好應學的知識;又如果我們是個「漏器,上課時左耳進,右耳出,所學就會遺漏不完整。所以學習要把心帶著:專心才有收穫;聽得正確才能學得正確;專心的聆聽,用心的記憶才能完整學習。

科技的推手,藝文的槳帆-沙鹿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

 


108112日,沙鹿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正式揭牌啟用了!

這個結合科技、藝術、人文、語文、防災教育等多功能的中心,肩負著推廣與教育訓練的任務,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管道,豐富學生學習歷程,培養學生了解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沙鹿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以培養H.O.P.E- 健康、開放、熱情、卓越,善盡社會關懷的科技領袖為職志。H(Health)期望學生能從健康生活、居家安全出發,透過智能科技·創造防災及創意兼俱的理想生活;0(Open)引導學生能敞開胸懷,學習新興科技,培養多元學習的態度;P(Passion)啟發學生對於科技學習、社會關懷及追求美感充滿熱情;E(Excellent)期待學生透過在科技中心的學習,培養自我學習及帶得走的能力。因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更推動科技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之結合,配合SDGs計畫指標,開發科技領域課程之相關教材,辦理各類研習及師生體驗課程,培育種子教師,將設備機具及課程魏移至沙鹿梧棲龍井大肚等服務區內各國中、小學。